“110”,即“110报警服务台”,负责全天24小时受理公众报警、紧急求助和警务诉求,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处置紧急危难警情、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服务人民群众。
“12345”,即“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负责全天24小时受理企业和群众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非紧急诉求。
4.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注意:110报警电话是维护人民群众安全的生命线,爱护、用好110报警电话是全体市民的共同责任。拨打110报假警、滋扰110的行为触犯法律,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
1.矛盾纠纷类:不构成刑事、行政(治安)案件且无社会危害性的消费纠纷、劳资纠纷、服务纠纷、土地纠纷、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纠纷、经济纠纷等;5.农林水土类: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农村基建、林地征用占用与补偿等;6.环境保护类:交通运输噪音、工业生产噪音、光污染等;7.市场管理类:电梯故障、假冒伪劣、无证经营、侵犯权益、物价管理、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记住:12345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民生问题“接诉即办”!1.一键转接,诉求受理及时准确。12345或者110通过电话接到明确属于对方受理范围内的事项,以一键转接方式及时转交对方受理。责任单位不明确或者职责交叉的,可以通过三方通话(诉求方、12345、110)方式了解具体诉求后,由12345与110协商确定受理平台。2.对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高效处置。12345、110将建立与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和水电气热等公共事业服务热线的应急联动机制,确保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及时、专业、高效的紧急救助服务。3.合理分流非警务求助。12345与110对接联动后,工作效率提高,可减少非警务警情占用警力资源情况,提升协同服务效能。12345,会将非警务警情分流到政府其他有管辖处置权的专业部门,接受专业、高效的服务。1.快速。无论是抓获罪犯、解救危难、排除险情,还是进行帮助,都是十分紧急的,报警时一定要就近、及时、越快越好。2.准确。报警人对所报案事件,不要夸大其辞,以免影响民警对问题的性质判断,不利处理。3.清楚。具体报警时要讲清楚案发的具体地点、时间、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并按接警员的询问如实回答公安机关需要了解的内容,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将现场附近的明显建筑物、大型场所、单位的具体名称告知接警员。报警完毕后,如没有特殊情况不要离开现场,应在现场等候,注意观察民警的到来。同时,保持报警电话畅通,主动与民警取得联系,以便民警及时到达现场处置。打开微信APP,可以在“榆林公安”微信公众号下方的菜单栏“微服务”中找到“110报警”;或在微信搜索栏搜索“榆林110小程序,群众可通过电话、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报警求助; 正确使用110和12345,既是维护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对自身权益的更好保障。让我们携手共建“紧急有110、生活有12345”的和谐城市环境!请转发提醒身边人,让服务资源精准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