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丨榆林公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成效显著
3月18日,榆林市召开2021年第一次诚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委员马锐出席发布会并通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情况。
按照侦查打击、资金拦截、技术反制、预警劝阻等同步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分层分级案件侦办机制。对于涉案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统一成立专案组;涉案金额30万元以上的,由市公安局挂牌督办;涉案金额50万元以上的,申请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特别重大的案件由市局提级侦办。
深入推进全国“断卡”行动,重拳打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对涉诈的电话卡、银行卡开展溯源调查,依法打击整治和惩戒开办贩卖、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两卡”的单位和个人。
不断加强对全市涉诈人员管控力度,凡是我市回国的电诈重点人员,全部注销出入境护照,逐人见面调查摸底建档;对未回国涉诈人员,加大规劝力度,规劝其尽快回国投案自首。
年发案200起以上的县市区全部建立县级反诈中心,专职民警配备不少于12人;年发案在200起以下的县区,建立专职民警不少于8人反诈队伍。反诈中心统筹整合全市侦查资源,全面强化实战能力,提高专业化应用水平。
建立全面精准的技术反制工作机制,跟踪研究犯罪规律特点,建立技术反制数据模型,主动发现犯罪线索,及时获取潜在受害人信息,对检测发现的诈骗电话、APP、网址及时进行阻断关停,进行深度侦查经营。
建立高效的资金拦截工作机制,实现报案人、110指挥中心和反诈中心三方通话,迅速对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冻结。
建立分级分类的预警劝阻机制,对低风险潜在受害人通过96110电话预警劝阻,对高风险潜在受害人,进行见面劝阻。
建立双管双控人员管控机制,涉诈前科人员和高危人员纳入全国重点人员,实行分级预警和动态管控。
全市已形成各级反诈中心、刑侦、治安、宣传等警种部门共同参与的反电诈宣传工作体系,通过社会面宣传,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办法,利用“百万警进千万家”和市公安局近期开展的“四大宣传”活动、制作反诈小视频、受害人现身说法等形式,用身边的现实案例,深刻揭露诈骗手法,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宣传,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
榆阳分局的反诈说唱《不要被骗》登上央视舞台,被群众广泛关注点赞转发,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相关文档: